【創科發展】教大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奪2金 AI測量系統數分鐘可識別斜視患者

社會

發布時間: 2023/06/13 17:25

最後更新: 2023/06/13 18:55

分享:

分享:

傅弘博士研發全港首套AI斜視測量系統,盼大規模供小學生和幼稚園高班的學生免費檢查。(陳靜儀攝)

今年香港教育大學在日内瓦國際發明展獲得7個獎項,其中科學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曾耀輝博士研發的微塑膠「快測」技術,在「環境保護一能源」組别中榮獲評判特別嘉許金獎,參賽的近千個發明中,只有少於 16% 的項目獲此殊榮;數學與資訊科技學系助理教授傅弘博士發明的智能斜視測量系統亦榮獲金獎;教大副校長陳智軒教授稱,學校每年設30至40名額供學生參加爲期1年創科等範疇的訓練,並要求所有學員參加最少一個國際比賽。

最新影片推介︰

傅弘博士受到年幼兒子患斜視的啟發,深知兒童及早識別斜視問題的重要性。於2年前,著手研發全港首套AI斜視測量系統。全自動化的智能系統,結合人工智能及深度學習技術,模仿視光師進行遮蓋測試(cover test),以紅外線鏡頭捕抓眼球轉動,只需幾分鐘就能出結果。新技術比傳統視光師用肉眼的分辨的測試誤差小,加上本港眼科專家人手短缺,新系統的人工成本可減少86%。購入儀器的成本約50萬元,而眼科檢查(包含斜視檢查)每次費用約500至600元。

傅博士續稱,斜視黃金治療期在8歲前,加上部分患者為隱性斜視,故希望推動大規模和及早檢測;團隊將申請政府有關的科研計劃,望獲得政府支持,未來2年可供小學生和幼稚園高班的學生免費使用;而一般市民每次檢查的收費約100元以下。

科學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曾耀輝博士。(陳靜儀攝)

科學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曾耀輝博士研發的微塑膠「快測」技術,可更快捷地監察污水廠整體微塑膠水平,了解不同步驟的去除率,利用一般水質分析實驗室常用儀器「總有機碳分析儀」,透過改良化學方法,如當處理高有機物含量樣本時,就會調換消化和重力分離的步驟。整體的處理及檢測時間節省75%;成本大減6成,當中儀器的費用減少8成,新技術儀器費用只需30至50萬元。

根據2017年IUCN報告指出,污水排放是初級微塑膠微塑膠主要的源頭,佔35%。曾博士研究團隊早前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 」的資助,研究本港污水處理廠中微塑膠的去除能力,當時正值疫情時期,傳統分析做法需要大量人力和時間,故曾博士研發出快測技術,將實驗室常見的總有機碳分析儀,再配合多功能半自動化裝置,對污水進行多個「前處理」步驟,包括消化、重力分離、過濾、烘乾等。測量污水樣本的微塑膠水平整個化驗過程縮短至4小時左右,準確度可達99%。曾博士又指,新技術未來可廣泛應用於恆常水質監察,長遠或有助指定本港微塑膠水平標準。

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https://bit.ly/3cNFwr7

hket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記者:楊佩瑩